建设美丽幸福龙岗,我们在一起——2016年度第一期社会建设民生体验活动圆满结束
4月15日,由龙岗区社工委主办、龙岗区众智公共服务中心承办的2016年第一期社会建设民生体验活动圆满结束,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等50人组成的体验团先后走进坪地街道职康中心和龙城街道职康中心,现场体验社会建设工作为残疾人生活带来的变化,感受残疾人的生活工作现状。
残疾人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坪地街道职康中心找到了一条适合残疾人职业发展的路子,他们设立了阳光工艺坊,成立了剪纸艺术小组,聘请专业老师教授残疾人剪纸技能,通过专业老师指导,残疾人已经熟练掌握了剪纸技术,他们的剪纸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区职业技能比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同时他们还通过义卖、实体店销售等方式为残疾人剪纸作品打开了销售渠道。坪地街道在引导残疾人在融入社会的同时,为残疾人实现了自我价值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在龙城街道职康中心,一曲《天路》引来体验组的驻足观看,这是由龙城街道残疾人民乐团演奏的乐曲,这个艺术团不简单,他们团的每一个成员都身患残疾,而且还能熟练几种乐器的演奏技能,“标哥”是这个团年龄最长的一位,也是学习乐器最晚的一个,但是标哥的演奏水平不低于专业演奏人员,他不是用两只手弹洋琴,而是用两根手指弹,据龙城街道职康中心负责人介绍,标哥的演奏方法在洋琴行业属于极高难度演奏方法,下一步他们会考虑推荐“标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龙城街道职康中心的走廊,摆放了一排排做工精美的景泰蓝珐琅画,这些画均出自龙城街道职康中心残疾人之手,据龙城街道职康中心负责人介绍,这些画中有的画卖出了上万元的价格,颇受市民喜爱。这是龙城街道在探索残疾人职业化发展的又一创新,2013年7月,龙城街道职康中心开展了景泰蓝珐琅画培训班,挑选一批有兴趣爱好并有意愿的残疾人参加培训班,作为残疾人康复、就业一体化相结合的项目,通过培训,残疾会员掌握了描图、掐丝、点蓝、抛光、打磨等十六道工序,绘制出色彩绚丽的珐琅画。同时他们还利用多种渠道解决残疾人艺术品销售问题。目前,已售出作品150多幅,总收入近七万余元,所得费用按照“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全部发放到残疾人学员手中,龙城街道职康中心的创新点不仅提升了残疾人的职业技能,还增加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义助”微信平台是龙岗区残联利用“互联网+”思维,提出运用“互联网+康复服务”模式,整合残联系统资源,联合社会爱心资源,搭建的积聚全社会爱心人士快速便捷帮扶残疾人的数字化便民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残疾人只需要点击服需求,系统就会第一时间将需求传递给服务人员,服务志愿者就会在第一时间提供上门服务。活动现场,有残疾人发出了服务需求,“两代表一委员”通过“义助”平台及时“接单”,为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这个平台是从残疾人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切切实实打通了残疾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供需网上对接,既方便有快捷”,一位参加现场体验的政协委员这样说。
“这次选取的社会建设体验点都在职康中心,因为残疾人本身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社会建设更应该将残疾人纳入重点关注对象,通过这样的活动,希望能够提升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也让残疾人能够感受到社会建设暖度”,龙岗区社工委负责人表示。未来,龙岗区将一边大力发掘、培育优秀社会建设项目,一边将好的社会建设做法推广开来、送到社会建设最需要的人群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