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述:
一是开办社区青少年3D创新教育,主要培训社区服务中心的社工掌握青少年3D创新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二是通过3D创新导师培训,培养一支3D教育师资队伍,从中选拔优秀讲师担任社区3D创新导师或辅导员,通过社区“3D梦工厂”,提高社区3D导师的教育和咨询、辅导的能力;
三是分期分批地在条件成熟的社区服务中心开展“3D创新”教育活动。
未来课堂·“3D梦工厂”创做教育项目在教育属性和学习模式上拥有以下几大亮点:
1.三种教育属性
(1)艺术属性——建立“立体美术”思维,从审美教育角度培养学生对点、线、面以及美术准则的感知、体验,将3D打印与人文品味结合起来;
(2)制造属性——建立“成果引导”思维,提供独立开展创作与创造的空间,从实践教育角度设计课程和活动,做中学,边做边学,学以致用;
(3)数字属性——建立“软件应用”思维,重视数字化工具的应用与教学,培养数字化学习的素养和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数字化创造的基本技能。
2.三种学习模式
(1)功能室学习——开发和创新社区3D打印教育功能室,以创客空间、创新空间等形态更新科学教育功能室,将空间、工具、实践、交流充分整合起来;
(2)项目化学习——以“项目”模式组织课程设计,将学生的学习过程“项目化”,促使学生整合多学科、多角度的资源和信息进行学习,充分发挥3D打印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独特价值;
(3)探究式学习——以“合作探究”为教学组织原则,带动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沟通中分析问题、在行动中解决问题,真正建立起能够培养创新人才的校园教学形态。
(二)服务人群:
主要受益人群:5-16岁青少年。
计划开展100场社区课程活动,为保证课程效果,每期课程学生人数根据场地情况安排10-20人,可覆盖数百个家庭的孩子。
(一)项目目标:
课程以“随心创意,自由表达”为理念,采用体验式、项目式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玩中学,学中玩”,让孩子深入体会创客精神,培养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
1.让孩子建立对三维空间的认知。
2.让孩子掌握如何通过3D打印笔、3D设计软件、3D打印机等工具来表达头脑中的创意,并把创意变成现实。
3.培养创新思维,以及动手实践、设计的兴趣和能力。
4.学会观察、发现、分析、交流、解决问题、团队合作。
(二)项目实施计划:
1.社工培育阶段:
(1)活动宣传:通过学院社工管理平台、公众平台、微社群、短信、邮件、课程宣传册等传播渠道对深圳社工或其他社区建设者进行培育信息推送。
(2)宣传物资等设计及制作:根据要求开展宣传物资设计,包括单页、册子、喷绘、展架、易拉宝、背景图等。
(3)3D创新导师培育阶段:培育约60名社区导师,3天课程集中培育,共计24学时;通过考评选出优秀社区导师,并获得结业证书。
2.社区实施阶段:
(1)社区活动宣传:对进行社区实施的100场中型社区进行活动前期的宣传和推广及活动报名工作。
(2)活动开展:
开展100场中型社区活动,平均每场活动直接服务社区居民80人次,通过实践活动培育40-60名3D创新教育辅导员。
每场活动约3小时,活动结束后举行一次优秀作品评选,并颁发奖状,在社区进行展览。课程将在2016年循环授课,教师可根据情况安排多期课程同步进行,做到覆盖社区有需求的大部分孩子。
课程内容如下:
第一节课:走进3D新世界:从二维到三维(讲座)
第二节课:3D造型设计:用三维软件表达创意
第三节课:实用的3D打印:意想不到的生活应用
第四节课:无限新创意:脑洞大开的创客挑战
(创做课程内容每期可根据社区情况调整。)
3.总结与评估:
针对社工培育和社区实施的活动开展进行总结评估工作:
第一阶段:对社工培育阶段进行总结与评估,对课程形成图文课程教案,利于后续课程质量的提升;
第二阶段:对社区实施活动开展成效进行总评估,整理出经典案例,为活动的持续开展提供参考。项目成效报告,将根据据实际纳入高等学院的社区教育研究案例库。
(三)项目产出和社会效益预期:
在我国,《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已明确指出,“组织实施学校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普及工程。在学校配置增材制造设备及教学软件,开设增材制造知识的教育培训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兴趣、爱好、意识,在具备条件的企业设立增材制造实习基地,鼓励开展教学实践。”
目前,3D打印技术已逐步走进学校课堂,“3D打印教育”逐步由高等教育特定领域向基础课堂领域过渡。在我国的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已开展了中小学3D教育教学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项目计划在全市开展100场社区课程的公益普及,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关注和重视3D打印这领域上来,为3D打印技术逐步走进学校课程作前期引导作用。
(四)项目监测与评估:
1.活动筹备期:组建社区教育专家委员会,在其指导下搭建社区教育的评估评估体系,于每场活动前预设评估指标和达成方法。
2.活动执行期:
(1)活动开始前:项目官员至少于培训/活动正式开始前1小时到达活动现场,检查物料、活动设施、考勤等,严肃考勤制度,要求活动参与者遵守考勤规定,活动过程中积极配合项目活动;为活动参与者购买商业保险,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意外发生。
(2)活动执行中:项目官员及时掌握活动情况,对突发情况进行协调沟通,保障活动设施的正常运行;需安排导师、工作人员就餐和住宿的,及时做出合理安排;关注导师、活动参加者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项目官员在征得讲师同意的前提下,对培训/活动场景进行照相、录音、录像;课后回收调查反馈表;项目督导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督查,填写督导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项目团队成员,限期整改并跟踪。
(3)活动执行后期:活动结束后次日编写活动简报并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活动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分析整理活动意见调查表,将纸质版与电子版资料存档。
3.活动评估和优化期:
(1)活动总结和评估:根据项目评估指标和要求对项目进行评估,将评估结果呈交社区教育专家或社工学院的PMC(项目管理委员会)进行成效总评估。
(2)项目持续改进:为了提高项目效果,项目小组根据每次活动的成果评估建议,制作项目的PDCA改进计划,不断优化后期项目。